他看着面前青年面色不虞,讷讷说道:“那老头是不容易,可我若做了决定,就是一县百姓的生计,本府做事,也不能两全呢……”
袁常棣叹了口气,“那周老丈提出什么来,我们应了便就是了。一来此人受宣抚使看重,当日潘大人所言,此人于农事颇有精研,便指他不光会种树,于府里农事也有裨益;二来只要枇杷种在宜兴城里,周寿枇杷又如何,宜兴枇杷又如何?此人在宜兴呆久了,时日渐长,他连人都变成宜兴人了,又何必分个彼此?”
袁县令经他一点,这才醍醐灌顶,想明白之后,又觉得自己之前纠结的都是小事了,他喃喃自语道:“是了,潘大人总说‘抓大放小’,‘抓大放小’,指的就是这了!”
袁常棣看着家族里此时唯一一个在做官,又从小天资愚钝的堂兄,叹了口气,“大伯从前教我几人读书,讲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那时便说了许多祖父在朝为官时的事迹,你当时听得打瞌睡,全都忘在脑后。如今见上官重说此话,也心中明了了?”
这可真是“宁信官言,不听民语”了。
袁县令腼腆地笑笑,二哥话外刺他之言也照单全收,无他,他最近确实对潘宣抚使的崇敬之情与日俱增。
? 如?您?访?问?的?w?a?n?g?阯?f?a?布?页?不?是?í??????????n?2?0???????.???o???则?为?山?寨?佔?点
说来也奇怪,自他放出消息梁山军来此,潘宣抚使重回江南之后,整个江南好似便没再有什么大事发生了,之前的动乱也都平息了。
*
潘邓自从听了林朔向他进言,颇为从善如流,就这样凡事交由旁人去做,自己也乐得享清闲,在宜兴城一晃就待了一个月。
袁县令三五不时和他汇报工作的时候还要拍马屁,“这都是因为宣抚使大人威名在外,现在整个江南哪个不知道大人名头?大人在这地界坐镇,那些个宵小都不敢做乱了!”
潘邓看着袁县令,颇觉有些好笑,“大人近日所为颇有章法,办事务实,条理分明,大有长进,足见汝之用心,可见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了。”
袁县令颇有些脸皮薄的模样,“下官,下官为大人办事,必要尽心竭力,以下官之庸才,能得在大人麾下,虽时日不长,也是下官的福分,不敢辜负大人所托!”
第223章 再搬救兵
这一个月来,宜兴城袁县令先是派人去常州府求助常州尹,要来了一笔赈灾钱,妥善安置了百姓,又叫润州来的泥瓦匠按部就班地给各家修补房子。
与此同时在城西建厂,以工代赈。城中外来商贾渐多,不光带来了米粮,也叫城内也活络起来。
不得不说,这袁县令果真是有几分本事在,不怪乎林朔要自己什么都交给他办呢。
潘邓问道:“袁大人此番前来所为何事?”
袁常谨笑笑,“这些天来多亏林参军细审严查,案子已有眉目了!”
他将这些日子经历一一说来,末了拂袖说道:“……现在已九成确定罪人就是他!只是这人狡诈的很,不肯认罪不说,还要喊冤!叫我们县衙翻异别勘,真是贼骨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