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陵杨氏屹立不倒,绵延百年,家族做派是很有些滑头的。说的好听些,是君子应命顺时而动;说的难听些,便是擅长见风使舵。
举家北上。
所谓举家北上,自然不可能是将整个庞大家族尽数搬到北边,但也绝不会是只有杨桢夫妇二人。想必走的是竟陵杨氏嫡系一脉,他们是下定决心抛弃南方根基,北上效命朝廷。
俗话说千金买马骨,杨氏做出这个决定,要付出极大代价,损失大量产业。然而与之相对的,作为举家来投的顶级南方世家,朝廷一定会给出补偿,让天下人看到忠于朝廷的好处。
从短期来看,杨氏赔的两袖清风。
从长期来看,只要国朝延绵长久,那么在今后岁月里,杨氏付出的那些代价,最终会以另一种方式得到补偿。
更重要的是,裴令之不会害自己唯一的胞姐。所以至少在他的眼里,杨氏这个决定做的很值。
裴家主压住火气,寒声道:“你同那孽障一直有联系,是不是?”
这么大的决定,不可能是一朝一夕做出的。
不要说杨桢是杨氏嫡长子,未来家主,就算他是现任家主,在这等重大的抉择面前,也没有资格一言而决。
裴臻之直起身来,微微一笑:“父亲不要见怪,事关东宫,再如何小心也不为过。”
她顿了顿,又是一笑:“何况,杨氏已经决定,将除竟陵祖产以外的全部产业捐给朝廷,难道父亲能够下定这个决心吗?为储妃颜面计,裴氏得以保全,已经是叨天之幸,与吴郡沈氏、庐江王氏的下场相比,您该庆幸的。”
“父亲。”她不疾不徐道,“东宫有令,将母亲嫁妆、陪嫁家生子,以及般般的亲信近侍尽数点齐,一同带往京城。这就要劳烦您与江氏费心操持,记得不要耽误太多时间,以免误事。”
裴家主怒道:“你们这对孽障,早知道我就不该把你们养大。”
裴臻之嫣然道:“那您可以问问江湖骗子,看看能不能找几幅后悔药吃。记得别把自己吃出问题,圣旨可没说敬国公的爵位能否世袭。”
她不再去看裴家主骤变的面色,折过身,飘然出门去了。
杨桢候在廊下不远处,见妻子出门,颇为不放心地向后看了一眼。
W?a?n?g?阯?F?a?b?u?y?e?ⅰ??????ω?ě?n?????????5???c?o?m
“你别把岳父他老人家气出问题。”
裴臻之说:“我有分寸。”
毕竟父丧需要守孝,而皇太女显然不会为储妃耽搁婚期三年之久。
裴臻之可不想让弟弟守孝三年,然后嫁进东宫之后,发现皇太女的侧妃侍妾加起来已经没地方下脚了。
“你确定?岳父他老人家身体可不算很好。”
裴臻之说:“放心,我提醒过他,他死了爵位不见得能世袭。”
杨桢立刻放下心来:“那没事了。”
第112章 “原来谣言是这样诞生……
临近年末,朝廷各部越发忙碌,开始梳理事务,为过年时长达半个月的封印做准备。
按旧例,文宣皇后祭祀是每年年底最后一件大事,雷打不动不能有丝毫敷衍。祭祀结束后,各部都会发放俸禄银粮、过节年礼,然后部寺长官、文武重臣入宫吃完宫宴,就可以迎来半个月的休沐。
百官忙碌,皇帝与太女却反而清闲了很多。
从文华阁往下,六部九寺、有司衙门,共同构成了环环相扣极为严密的中枢体系。
这是集大楚最富智慧与权势的一群人,汲取过往数千年不同王朝中枢设置的经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