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钱给了,账就算清了。
刘芸不要钱,“老三,你能不能问问你二哥,有没有认识的人,能给我家沈洋冶冶病。”
西北,农场。
郭庆格一直盼着的平反信并没有来。年后,他开始积极的给教育局写信,询问平反的事,那边迟迟没有回信。
他从开始的一月寄一次信,到一周寄一次。
不光如此,他还积极的给自己原来的学校写信,陈述自己被错误批判。
希望校方能查清事实,还他清白。
郭庆格在做这些的同时,不忘教女儿文秀学习,事要做,学习也不能落下。还有农场的活,也得干,在没有平反之前,他得干活赚他跟女儿的口粮。
这么多年都过来了,郭庆格还有时间,等得起。
文秀白天跟父亲一起去农场干活,喂鸡喂牛,割牛草。到了晚上,就跟父亲一起学习,油灯昏暗,郭庆格把这些年省吃捡用的一点钱用来买了蜡烛,专给女儿学习用。
日子就这样过着。
四月。
阳市。
革委会一位姓洪的干部被查出犯了严重错误,参与□□违法活动,不仅如此,还在他家查出了不少来历不是有的钱。
甚至还有一箱金条。
这位洪干部被抓了。
还上了阳市的报纸,另外,与这位革委会洪干部有关系的人都被‘请’去调查了。
这新闻在阳市揭起了巨浪,本就不受欢迎的革委会此时成了大家声讨的对象。
余主任请了病假,在家休养。
每每听到敲门声,他就心惊胆颤,连女儿女婿回家拿钥匙开门,都会让他一惊一乍。后来,余母跟余凤敏商量,让余凤敏先搬出去住几天,等余父情况好一些,他们再搬回来。
余凤敏跟朱安一商量,同意了。
只是搬去哪呢?
朱安是想搬回朱家的,他父母是肉联厂的双职工,屋子不算小,搬回去住得下。可是余凤敏不愿意,朱安离学校远,孩子上学不方便。
余凤敏说:“要不,我去百货公司问问,有没有宿舍。”
他们搬到公司的宿舍去。
朱安心知余凤敏不愿意跟他父母住在一起,也不强求,“行,那就问问。”
次日。
余凤敏上班时,便找了百货公司的负责人,她正要询问宿舍的事。可还没等她开口,公司的领导就说道:“小余,下面有人反应,你啊,脾气太大。在柜台跟顾客闹矛盾,有没有这回事?”
余凤敏:“不可能,谁说的!”她声音大了起来。
谁在背后编排她。
“嚷嚷什么!”领导脸色一沉,“小余,嗓门不小啊,我看你还是先把手头的工作停一停,回去好好想想吧。”
“领导,您是什么意思?”余凤敏不服。
“你的工作,先放一放,回去清清火,等什么时候想好了,再回来。”领导语气冷淡,“还有这柜台经理的工作,你觉得你脾气不合适,回头把这工作给小赵。”
小赵,比余凤敏小一些,一直跟在余凤敏身后姐前姐后的喊着。
余凤敏直接跟领导吵了起来。
领导冷笑:“你还当你是以前的余凤敏啊,革委会倒台了,你爸不行了,怎么,你还想在咱们这百货公司作威作福?我告诉你,这事甭想!”
余凤敏愣在原地。
领导直接说:“你这工作怎么来的你心里清楚,爱干干,不爱干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