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0(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老巢的行动就不会那么顺利。

草原上的胡人就像蝗虫和蟑螂一样,繁衍得太快,杀了一茬还有一茬,只要草原还在,总会有游牧民族在草原上放牧,而因为他们的生存方式扛不住天灾,没有任何躲避与应对风险的能力,只要牛羊死得多,就会萌生去抢掠农耕人民的想法。

李牧的应对方法,就是把胡人杀光,都死绝了,北地的黔首就安全了。

李世民的方法其实很多,但他也非常欣赏李牧这样的做法,干脆果决,不留祸患。

W?a?n?g?阯?发?b?u?y?e?i????u???ě?n?Ⅱ???????????????m

“将军有没有考虑过去我们秦国?”两辈子都有人才收集癖的李世民很自然地开口。

“去秦国?”李牧觉得很荒谬。

“对呀,秦国。天下纷战数百年,将军们在各国跳来跳去也是寻常的事。譬如吴起,先在鲁国为将,后投魏国,创建了魏武卒,又因被猜忌前往楚国变法;

“乐毅将军,起先也是赵国的,和将军你一样,赵武灵王死后,他去了燕国,很受重用,被拜为上将军,联合五国攻齐,差点灭了齐国;

“远的不说,近的还有你们赵国的廉颇将军。李将军不仅认识廉颇将军,同朝为将,还联手作战打过燕军,也算有些交情吧?廉颇将军后来因不满被乐乘接替,得不到赵王重用,离赵就魏,后又去楚,抱憾而终我算算,廉颇将军去世时八十来岁,距今不过才十三年。

“赵国从来不缺优秀的将领,只可惜,缺优秀的国君。这一点,没有人比李牧将军你,体会更深刻吧?”

李牧:“”

这人真的不是纵横家吗?

口舌锋利如刀,苏秦张仪也不过如此了。

第118章 发动嘴炮

李牧沉重而疲惫地摇摇头:“我不会去秦国。”

“为什么?”李世民直白地问。

“我是赵人。”很简短的四个字。

“可是秦国现在的朝堂上,有很多很多他国人,两只手都数不过来,更别提还有以前的。”他一个一个数给李牧听,生怕对方对秦国的历史和现状不够了解。

“卫国来的商君,奠定了我大秦变法强国的基础,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魏国的张仪,张子,瓦解六国合纵,首创连横之策,游说六国亲秦;

在魏国受到迫害的范雎,官至大秦丞相,提出‘远交近攻’的策略,至今还在沿用;

齐国奔秦的蒙骜将军,为我大秦立下赫赫战功,其子与其孙皆在秦国为将”

李世民指指身边护卫的蒙恬,目光明亮坦然:“这位,就是蒙骜将军的孙子蒙恬,不知李将军听说过没有?”

李牧还真听说过。

他虽没打算奔秦,但话到这里,还是下意识看了一眼几步之外的蒙恬。

真是好硬挺稳重一将领,跟李牧一比,也年轻,三十出头的样子,虎背熊腰,气质沉凝,看着就觉得前途远大、可堪重用。

秦国的年轻将领,未免也太多了。李牧忍不住感慨,又忍不住抱怨,如果赵王能像秦王一样任用贤才,也不至于

不能这么比,一比起来,以李牧的心志都会觉得秦王比赵王好一百倍。

他不能被这个巧舌如簧的小秦将给带偏。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