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巫祝与方士盛行,迷信之风大行其道,嗑丹药就跟潮流一样,闭眼吃就是了,只要吃不死,就是好丹药。
要是吃死了,也可以吹是羽化登仙。
偏偏嬴政老被方士骗,骗了又骗,比楚怀王被骗得还多,简直刊登“史上被骗的帝王榜榜首”。
骗了就算了,方士们不仅卷钱跑路,还要大声蛐蛐嬴政,四处非议,引发舆论风波,堪比咋咋呼呼的营销号。
那场被后世口诛笔伐的“焚书坑儒”中的“坑儒”,多半都是方士。
李世民是不赞成焚书的,堵不如疏,这种手段虽然强硬,但只会引起所有读书人的愤恨与仇视。
“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之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那唱个《无衣》都得拉到市场处死。
骗人的方士该杀,但是一次性杀四百六十多个着实也有点离谱了,牵连太广,不知有多少无辜。
不过这都是故纸堆里的文字,不是李世民眼前活生生的嬴政,所以这些想法只是这么轻飘飘地滑过去,没有在他心里留下什么印迹。
比起古书上那个陌生而遥远的“始皇帝”,他自然更爱他此生真真切切相处了十几年的嬴政。
嬴政这个人,已然变了很多很多,不能拿那些残缺史料里的固有印象去衡量,否则对嬴政太不公平了。
毕竟史料未必是真的,但他眼前这个人却做不得假。
“别吃丹药就行了,吃了也没用。”
吃了真没用,李世民亲身作证。
嬴政不咸不淡地嗯了声,问:“怎么是你写?不该是李斯写吗?”
关于这个,荀门内部也是谈论过的。都是博学的人,没有一个字写得不好的,连辈分最小的刘交,都写得一手好字。
蟹宴那日的晚上,大家各自散去,李世民依依不舍地陪荀子说了很久的话,直到浮丘伯都打盹了,才一步三回头地走了。
就是那个夜里,荀子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人世。
晨光熹微时,浮丘伯惯常来唤本该醒得很早的荀子,却见他还安安静静躺在那里,只是怎么都唤不醒了。
“大家都是很好的人,他们都让着我。”李世民低声。
这甚至无关他太子的身份,更多的是因为年幼而深受荀子喜爱,其他年长的师兄们便不会与他争。
嬴政按惯例加封赏赐,让太子前去吊唁。而惯例之外,太子也每日都去帮忙。
“何日下葬?”
“重阳。”
到了九月初九那天,送葬的队伍还未出城就开始增加,原本只有荀门弟子和抬棺的,出了门便有太学的学子等候多时,问能不能跟随。
“这般聚众,似乎不大(妥当)……”李斯本能地驳了半句,但也只有半句,到底情况特殊,便硬生生咽了回去,看向李世民。 网?阯?f?a?布?页?í????ù?w???n????????????????o?м
“太子以为呢?”
太子不在乎,荀子的葬礼面前,谁要敢跳出来指责聚众不合法,他就能抱着嬴政哇哇哭,哭到现场改律法为止。
谁都不许在这时候惹他!
他能用眼泪把咸阳淹了。
“让他们跟吧,卫尉离远一点,别吓着这些学子。”
“万一有刺客……”王离急了,压低声音请示。
“放心,来一个我杀一个。”李世民面无表情,“我很擅长杀人的。”
“其他的卫尉都可以散开,我不能。”王离坚定道。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