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1(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赵书记这个人吧,做事还真挺让人无语的,以前就是,有好事上赶着抢,要干活一推四五六。

宁场长也知道,“小严在联营商店一卖,他们那木耳肯定卖不出去了,要么降价,要么退,估计得损失不少。”

“自找的。”郎书记说,“你瞅瞅他们都办的啥事儿?那么小一个基地,还搞个负责人不参与生产。”

严雪他们当初可都是奔着把试点做好去的,红石林场却全是奔着分钱去的,结果自然不同。

正说着,办公室里电话又响了,郎书记放下扇子接起来,一听就坐直了,“对,我们是江城市长山县澄水镇金川林场……原来是省城蔬菜副食商店的同志,你好你好……”

一听是省城蔬菜副食商店,宁场长也竖起了耳朵,果然郎书记接着就道:“你们要订木耳?可以!要两千斤是吧?”

郎书记当时就拽过纸笔记了下来,“好的好的,一定尽快发货,放心都是一样的品质……”

挂了电话才看看宁场长,宁场长也看看他,“刘大牛这儿子挺能跑啊。”

县蔬菜副食商店才从红石林场那订了一千斤,就差点砸手里,他倒好,第一单就是两千斤。

不过想想省城的人口,这个数字也还算合理,估计一分下去每个分店也就几十斤的量。

正说着,那边电话又响了,郎书记赶忙接起,这回是省钢厂,要了八百斤。

省里这个钢厂可是有上万职工,和他们澄水林业局一样,有自己的中小学,有自己的医院。

八百斤干木耳看着不少,可放到钢厂的食堂,还真不一定够他们消耗多长时间。

这一下就是近三千斤,都快赶上去年卖的总量了,果然还是得走出去,走出去才有更广阔的天地。

宁场长看着郎书记挂断电话,干脆站起身,“行了,你在这守着电话吧,试点那边我去一趟,跟他们说。”

这么大一笔笔订单,办公室里确实得有个人守着,郎书记也没和他客气,“那就你过去一趟,别人我也不放心。”

要换了以前的于场长,场长他也不是很放心,这么一想,老于提前病退了也挺好的。

消息传到试点,试点众人脸上都难掩笑容,还有人调侃周文慧,“你家刘卫国挺能说啊。”

听得周文慧脸有些红,人却不像以前那么爱不好意思,“那也得严雪能想到往省城卖。”

这倒是实话,早知道往省城卖都是这么大的单子,谁还在本地纠结那一两百斤啊?

严雪亲自将宁场长送出试点,回来见大家面有喜色,也笑了,“单子都拿到了,准备准备发货吧。”

入伏前的春耳产量大,试点这些天每天都能有个一两百斤的产出,整合一下,先把省城蔬菜副食商店那一单发了没问题。

正好现在刘卫国就在省城,之前也给他们发了招待所的地址,接到东西直接跟省城那边算账。

发货那天严雪亲自去的,先用内燃机拉到镇上,再用马车从森铁车站拉到火车站,称重之后走零担。

零担指的是火车运输的一种铁皮箱,长两米多,宽一米多,前方有两扇双开的门。

东西装进去,直接用专门的工具打上铅封,一旦中途被破坏,铅封无法复原,还是很安全的。

这种零担一般能装个一吨多,严雪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