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98(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真能种啊?”

实在太意外,有人忍不住说了句。其他人虽然没说,也都是差不多的表情。

“锯末子不也是木头上锯下来的,和木头成分一样的。”严雪笑着说。

但众人这一进门,还是被震了下,觉得人家不愧是专业的,这种技术都能搞出来。

而且这个栽培方式明显更省空间,不用平铺在外面,在室内就能搞,有人忍不住问了句:“瓶子一定得放屋里吗?”

“也不是。”严雪说,“菌丝长满罐头瓶后,放到棚子里就行。我们这是房间多,就没往外挪。”

一听放在棚子里就行,众人都在心里点了点头,搭棚子可比盖房子省钱多了。

也有人注意到了严雪话里的重点,“菌丝长满罐头瓶之后,那长满之前是得在室内培养了?”

严雪点头,“得在室内培养,还得控制好温度,保持在22到25摄氏度之间。”

她喜欢把丑话都说在前头,“我们这个培育室下面都有气道,连了锅炉给气。不过菌丝生长的时候间距不用这么大,可以密集些。”

一听说要在室内培养,还要弄气道,烧锅炉,立马开始有人皱眉,觉得不仅成本大,还很麻烦。

“这种栽培法虽然麻烦了点,但产量很高。”严雪像是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就这么一个罐头瓶,能稳定产出七八两的鲜木耳。”

“七八两?”几个书记听了不觉得什么,他们带来那些技术人员却惊了,“有这么高吗?”

严雪也不废话,直接把手里的记录本翻给他们看,“这是我们这两年收集的数据,确实有这么多。”

见众人相互传阅,又不疾不徐继续道:“而且这种种植方法虽然没法种一年收三年,从种植到出耳却只要四十来天。”

“这么短?”这下几个基地的人又惊了,段木栽培可是要足足两个月,才会陆续出耳。

“最短记录是四十天。”严雪将记录本又翻过一页,“三十天菌丝长满罐头瓶,十天后出耳,能连续采收一个多月。”

那真的是很快了,而且只采收一个多月,就能有那么高的产量,可见出耳阶段木耳成熟得很密集。

“这个只能在春天种吗?”立马有人抓住了关键,这么短的收获周期,一年大可以不止种一茬。

严雪一看,发现是她最早指导那两个基地之一的,笑道:“当然不是,秋天也能种。”

见对方眼睛一亮又补充,“夏天高温高湿,容易出现烂耳流耳,所以避开了。”

但这也很不错了,资金有限的话,完全可以不建那么多培育室,每年春秋各种一茬,产量依旧可观。

没想到这还没完,严雪很快又指了另一个架子上的罐头瓶,“这都是用今年春天种完的培养料种的。”

“这个培养料还能反复使用?”五岗镇林业局的众人都快变成十万个为什么了,今天一直在提问。

“可以的。”严雪笑着说,“不过得倒出来,经过处理后重新填装。”

说完还指了中心后院,“也可以用来制作成有机肥,我们还专门开了一块地做试验。” w?a?n?g?址?发?b?u?Y?e?í????ù???é?n?2??????5????????

菌渣中富含有机质和微生物,经发酵后可显著提升土壤中的有机质,改变土壤结构,减少病虫害,提升农作物的产量。

一个又一个消息砸下来,都把五岗镇的众人砸懵了,闻言忍不住看向张书记,“要不咱也过去看看?”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