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曹操踏出院门前一刻,身后传来一声低沉而坚定的呼唤。
“阿父。”
曹操停下脚步。
“——我与你一起回去。”
曹操没有回绝,等着曹昂跟上。
父子俩的身影渐行渐远,消失在逐渐浓稠的白色飞雪之中。
其余几人熄了火,回了屋,久久未言。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曹操再没提过甄氏的事。他仿佛忘记了这一遭,以“公事繁忙”为理由,推拒了当地豪族的拜帖。
建安十一年春,曹操带着大军回返许县。
这一次凯旋,天子刘协没再走出城门,亲自迎接曹操。
他只在朝堂上大力称赞曹操的功绩,夸他“不徇私,不阿法,勇毅刚正地除去逆臣贼子”,并赋予曹操“赞拜不名,入朝不趋[1]”的权利。
也不知这是真的夸奖,还是在暗讽曹操对老朋友袁绍的心狠。
曹操对此没有任何反应,神色如常,全盘接受。
唯一让曹操改了脸色的,是一辆来自兖州的马车。
自从被吕布派人送回,就一直在兖州休养的老父亲曹嵩,带着小儿子曹疾,来到了许县。
“阿父年事已高,不在兖州休养,长途跋涉来此,是何缘故?”
曹操问得客气,但话语十分直白,几乎可以说是开门见山。
曹嵩柱着鸠杖,一语不发。
旁侧,扶着曹嵩的曹疾沉声开口:
“天子有召,怎能不来?”
曹操神色微顿,扫了曹疾一眼。
天子有召,他怎么不知?
退一步说。
即便天子有召,借病推拒也是常事。
曹嵩年事已高,身子骨不好,如今的天子又是……失权之身,何必应召?
怕不是某些有心人,假借着这件事,想要图谋什么吧?
第147章 对招
曹疾对他这位兄长也算颇为了解, 即使曹操什么都没说,他也嗅到那若有若无的猜忌与不满。
一声叹息还未出口,就已湮灭在唇边。
曹疾没有为自己声辩, 只是垂着头,搀扶着老父,仿若一件笨重的青铜摆件。
曹疾都能察觉的事,作为父亲的曹嵩自然不可能遗漏。
曹嵩手上用劲,鸠杖在地上捶出沉闷的声响。
“孟德想说什么, 不妨直言。何时变得这般矫作?”
这话说得颇重,哪怕这些年已收敛城府,藏匿喜怒的曹操亦不免沉下脸。
“阿父既是应召而来, 就快些进城, 入宫觐见, 莫要在外逗留。”
曹嵩冷笑:
“这是命令, 还是警示?”
“不过是谨遵阿父教诲的‘直言’罢了。” 网?阯?F?a?布?Y?e?ǐ????μ?w?é?n?Ⅱ????????﹒???o??
最初的零星怒意早已消散,曹操此刻格外冷静,回复的话语可以说得上心平气和。
他都是能做祖父的人了, 哪会在意老父的态度。
曹嵩对他看不过眼,他又不是第一天知道。昔日他在陈留举事的时候, 曹嵩跟避瘟神一样, 带着小儿子曹疾去了琅琊。
哪怕后来他夺下兖州, 闯出一番天地,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