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江是一根筋,他喃喃自语:“那我要不要去感谢他。”
同僚:“别傻了,你跟吏部的官员都没什么交集,可能只是凑巧把你拎出来了。你不去找他正好,不然反而有麻烦。”
赵江心里有些不安,像是被人提携了却不知恩人是谁。不过同僚说的也有道理。
下朝后,他的步子轻快回到家中,看见娘子跟孩子都在,他把这件事告知他们。
“我外放做官了,我们去子东县。”
娘子欢喜问道:“是去做县令么?”
赵江点点头。
娘子:“这是好事,天大的好事,做一县之尊比在京城好,我去买些好肉好酒,今晚为相公庆祝。”
对于保佑远大前程的人,在京城扎堆当然是件好事。可是赵江已经不年轻了,他知道自己身后没有背景,学识平庸,在这座繁华京城里就跟普通人一样。
房价高,开销大,俸禄却少,一家人在这里艰难的生活。去了地方就不同了,做了县令有府衙为家,俸禄够用,到了地方还不用看别人的脸色。
做个县令也好,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赵江抱着儿子逗弄几下,“带你去县里读书认字,将来再考取功名。”
儿子只有一岁听着不太明白,拍了拍手要人抱。
等娘子买了肉跟酒回来,一家人开心的吃了一顿饭。
.
宋长叙对吏部的事熟悉后,速度变快了,但每逢人事调动他都会停下来仔细看后做出自己的判断。看见归家养老的也会慢下来,绝对不让任何一个该归家养老的人落下,不该归家养老的人也落下。
吏员带着一个人进来。
“宋大人,这是即将赴任的子东县赵江赵大人,他是来领官印跟通关文书和官袍。”
赵江谨慎的向宋长叙见礼,“下官见过宋大人。”
宋长叙在翰林院有段日子,但丝毫不知道赵江。翰林太多了,他跟沈良忙着国史馆的事,对翰林根本认不全。
宋长叙见他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模样周正。
他笑了笑把官印,通关文书,官袍给他,“赵大人,给你的,祝你前程似锦。”
赵江知道宋长叙,毕竟他是新科状元,这次才是跟他接触的第一次,“谢宋大人。”
他接过官印走出皇宫,突然回头看了一眼皇宫吐出一口气,大步离开。
吏员说:“宋大人,您怎么不说是您把他的名字提给简大人的?”
宋长叙垂眸笑了笑,“选贤举能,本来就是我这个位置该做的,没什么值得说的。”
他把赵江的事抛之脑后,继续手里的事,在吏部还是很忙的。
宋长叙在忙着,许知昼也没闲着,他去集市买了两个婆子,一个放在铺子里洗碗,还有一个带回家里做粗活。
“还真要买房子了,不然我们这个小院子根本住不下四个人。”许知昼动了心思,还是压下来,先去郊外选址。
说好先把制糖坊建起来再谈买房的事,他约了三个牙子,只有一个牙子把底价报给他,许知昼就找他谈。
“这块地能要多少钱?”许知昼圈了一个大圈。
牙子:“若是租的话便宜,要是买的话要五百两左右。”
许知昼砍一刀,“四百二十两,一口价我要了,郊外的地不值钱,再者这里的地又不能种粮食,至多拿来做仓库。我是真心想要,不然我才不买。我这样的买家不多了,你去问问这块地的主人,问他卖不卖?”
牙子一咬牙一跺脚,“好,若是夫郎真心想要,我就去劝一劝,过几日给夫郎答复。”
许知昼应了一声,知道买地非一日之功。
他回到家中不必做清扫跟做饭的活,整个人轻松许多,有心思又开始倒腾起自己梳妆台的东西。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