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声音清脆,礼数十足。

红枣忙将他扶起来。

范宜修颠颠跑到杨妧跟前作揖,“姐姐好。”

秦老夫人喜欢得不行,招手将他唤到面前,从盘子里拿了块杏仁酥给他,笑着问道:“几岁了,喜欢吃什么点心,开蒙了没有?”

范宜修落落大方地接过杏仁酥,“回老封君,我五岁零七个月,去年秋天开蒙,只学了《三字经》,爹爹说这几天会请先生回来教授《千字文》。”

秦老夫人连声夸赞,“这孩子教得真不错。”

“是婆婆教得好,”范二奶奶与荣有焉地说:“婆婆是淮阴徐家的旁支,修哥儿从小养在祖母膝下。”

淮阴徐氏一族在江南很有名,曾经出过两位帝师十几位进士,如今虽不比从前煊赫,但盛名仍在。

徐家的孩子不管男女,七岁之前都是在一起上课,七岁之后,男子去族学上课,姑娘则在内宅另请夫子。

范家竟然能娶到徐家姑娘,也难怪范宜修教养得这么好。

秦老夫人又问几句闲话,笑道:“在屋子里拘得慌,让红枣带你玩。”

杨妧道:“小婵妹妹在摘花,就在花园里,出了门往西走不远。” 网?阯?发?布?y?e???????ω?€?n??????????⑤?.???o?м

范二奶奶跟着叮嘱一句,“好生照顾妹妹,别乱跑,也不许淘气。”

目光追随着范宜修的背影,直到他走出门口,才不舍地移回视线,“这孩子腿脚快着呢,稍不留神就瞧不见人影。前几日不当心唐突了两位姑娘,二爷知道后惶恐得不行,刚安顿下来就打发我带哥儿过来给姑娘赔礼……家里没别的能拿出手的东西,织出来的布倒还能见人,老封君和姑娘千万别嫌弃。”

话说得很客气而且中听。

范宜修并无唐突之举,却特地上门赔礼。

杨妧本已料到,等看到礼单,心里更是明镜儿似的。

礼单上写着十二匹布,四匹织锦缎、四匹杭绸还有两匹霞影纱、两匹玉生烟,都是价钱不菲的好料子。

尤其是霞影纱和玉生烟,因为染色不易分外难得,一匹纱的价钱几乎抵得过一匹妆花缎。

京都的勋贵人家,没有谁会拿着银子满街逛绸缎店,都是有相熟的店铺,隔两三个月或者进了新料子,送到府里让主子们挑。

以前长兴侯府只用“新富隆”送去的布,半年结一次账。

范真玉到京都将近半年,始终没找到门路,还跟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闯,这次好容易搭上镇国公府,显然是要给自家布料造势。

杨妧想拉范家一把……

第18章 布料

待范二奶奶离开,杨妧指着孔雀蓝的织锦缎,“这个颜色适合姨祖母,您做件褙子花会的时候穿。”

秦老夫人看着缎面上精致的纹路,微笑,“我有件差不多颜色的。”

“您说的是那件凤眼团花纹的?那件显富贵,这匹是缠枝莲纹样,干净清雅,你可以做件短褙子,袖子也别太长,做成九分袖,正好把镯子显摆出来。”

秦老夫人“哈哈”大笑,“这只玉镯子哪里值当显摆,不过我倒真收着几样好东西,回头找出来给你们分分。”

“不敢想姨祖母的好东西,能跟着开开眼就好了,”杨妧笑着指了另一匹妃红色柿蒂纹织锦,“这个纹样适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