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2(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如?您?访?问?的?W?a?n?g?阯?发?布?Y?e?不?是?ǐ??????w???n???????????????ò?м?则?为?山?寨?站?点

偏偏良缘就是天不怕地不怕,阿娘凶他的时候他乖乖认错,一转眼儿又开始想法子折腾。更可气的是他算准阿娘舍不得骂良姻,便带着良姻一起胡闹。他拉良姻爬到高高的梧桐树上,躲在纷繁枝叶后,谁也找不到他们。

良缘自己做了弹弓,爬上树后看谁从宫外长街走过就采一颗梧桐子打他们的帽子。尤其是那些对阿娘趾高气昂的太监,不仅打帽子,还要打脸、打背、打屁股,打到他们落荒而逃。每每如此,良缘就捧腹大笑,没从树上摔下去真是万幸。

阿娘说,日子再艰难,人也找得到快乐。他们活得很难,却很难说不快乐。而那株高高的梧桐树,在良姻心里就像是一双翅膀,冷宫外是什么模样,只有坐在树上才能看见。良姻时常想,若有一天他能离开冷宫、离开皇廷、离开姑苏,那会是怎样一番天地。阿娘是外族女子,给他讲过草原上奔跑着的马儿、丰沛的水草、热烘烘的篝火,还有穿着胡服肆意张扬的草原儿女。

那是良姻梦里的地方,趁良缘不在的时候他会一个人爬上树,不看长街,只看天边。他想看到阿娘的故乡,可目光所及处,只有绵延的宫墙。

他轻叹声气,颇有几分感怀,忽而听到耳边一声铃铛响,他循声望去,见一辆华丽的马车从街道尽处缓缓驶来。车轱辘的声音由远及近,不多会儿便停在太子府前。

门前小厮赶着上前伺候主人下车,一个垫脚一个搀扶,连头也不敢抬一抬。太子赵文哲从车里探出身子,似是在想什么心事,没怎么留神脚下,因此双脚刚落地就不知踩到什么东西,一打滑差点儿摔个四仰八叉。

好不容易站稳,小厮着急忙慌地磕头请罪,赵文哲却弯腰捡起地上的梧桐果细细摩挲,神色晦暗,若有所思。半晌,他似是察觉到来自暗处的注视,一抬头正正好和良姻目光交汇。

像是眼里燃起星子,笑容在他脸上绽开,一如他们初见那日。

*

惠王二十七年,良缘十岁,良姻七岁,那是他们在冷宫的第六个年头。

惠王膝下子嗣不多,因此良缘作为皇子虽然久居冷宫,可也承蒙圣恩,被准许和其他宗室子弟一起上学堂。他记挂良姻,便常把他扮作小厮的模样带去书房。夫子讲的“之乎者也”或“关关雎鸠”,他嫌啰嗦不爱听,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反而是良姻比他学得认真,好几次夫子要考他都是良姻偷偷给他递小抄。

赵文哲就是在那时留意到了良姻。

后来一次良姻往良缘手里塞纸条的时候被夫子抓个正着,两人一起受罚。良缘舍不得良姻吃苦头,主动要替他挨手板。戒尺重重落在手心,一声一声听得人心惊肉跳。良姻本来闭着眼不敢看,可又实在担心,就只将眼睛悄悄睁开一条小缝儿,结果就迎上赵文哲含笑的眼神。

良姻从未见过那样的笑,不带讥讽与恶意,像最和煦不过的春风拂过发梢,在心上漾起细密的痒。

那时的良姻虽已经了人心冷暖,可到底年纪尚小,单纯的脑袋装不了太多的东西。他只知道这个堂兄对最卑贱不过的他都不吝啬自己的温柔,大抵是个好人。

十年时光转瞬,如今赵文哲站在良姻身前,依旧带着和暖笑意,他微微弯腰去看他的眼睛。

“你怎么回来了?”

语声轻轻,像是夜间拂过花枝的一阵风,连花朵儿都不忍吵醒。良姻垂下眼眸不做声,只是唇角小小弯起一个月牙儿般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