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8(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站了一会儿,李婶子啪的一声在老李头背上拍了一下,拽着他就往外走去,

“二妮,哦不,双双要回来了,咱们这两天就进城去添置些物件,这些年她不在家,屋子都没人味儿了,被褥枕头的都要拿出来晒晒,还有改名的事,你现在就去找族长,一定要在咱闺女回来前让大家都改口了……”

她嘴上一刻不停地絮絮叨叨,偶尔还掰着手指数一数有没有落下什么事,生怕离家多年的女儿待得不舒坦。

……

次日清晨,李婶子带着两个儿媳妇往村口走去,手边各跨着一个大大的竹篮子,背上还背了一个背篓,那是村民们采购时常用的器具。

有关系亲近的人看她们这大篮子大背篓的,不由打趣道:“李婶儿,去城里进货啊。”

另一名裹着蓝头巾的妇人笑着调侃:“怕不是要被铺子都搬空了。”

“我闺女要回来啦!”李婶子骄傲地回道,“双双是跟着仙人在咸阳学仙法的人,咱家里跟咸阳不能比,给她屋子换些新物件总要的。”

不然家里住着还没外头舒坦,那成什么样了。

天色渐渐亮起来,村口聚集的人也慢慢多了。

哒哒哒……

规律的踢踏声从道路的尽头传来。

没一会儿,一头长着灰色卷毛的牛拉着一辆长长的木板车靠近了村口。

这头牛长得出奇的壮,四肢肌肉虬扎,几乎有一个半成年人那样高,全身覆盖着如火钳烫过一般的卷毛,停下脚步低低地“哞~”了一声,明明是一头牛,却比绵羊还温顺。

见牛车停下,李婶子忙歇了嘴,指使两个儿媳先带着篮子去车上占位置,自个儿摸出九文钱递给车夫。

这是近几年才出现的,听小吏说,这叫“牛车公交”,每天来回两趟,按人头收钱,去一趟城里只要三文钱哩,比自个儿套车过去划算多了。

在车上坐定,周围都是熟人,话闸子就止不住了,一群人没头没脑地闲聊着。

“都说牛脾气牛脾气,这仙人养出来的牛就是不一般。论力气,一头顶五头,论脾气,竟然比绵羊还温顺。”

“要是能给咱们配个种就好了。”

“可不是,瞧这皮毛,听说这些毛还能剪下来做冬被,比虎皮还暖和哩。”

“哎呦,这都入秋了,现在把毛剃了,等冬天就要冻死了。”

“你懂什么,仙人养出来的仙牛,一个月就能把毛长回来,一只牛剪下来的毛都够全家做冬被了。”

牛蹄子哒哒哒地响着,木板子下面六个车轮子咕噜咕噜地滚动,将熟悉地风景抛在身后。

牛车速度不快,等看到高大的城墙时,灰蒙蒙的天空上已经挂了一颗橘红的太阳。

“吁——”

“县城到了,大家拿好东西下车,申时初,还是在这里,过时不够。”

李婶子带着两个儿媳妇忙不迭地下了车,来不及跟人寒暄,就熟门熟路地往繁华的街道商区走。

她先是拉着两个儿媳到一个小巷子里,让两人挡在外头,自己躲在两面墙的夹缝处,从怀里掏出一个用布层层包裹的布袋,从里头捻出两角碎银。

“这两块银子你们拿着,给自个儿房里添些东西,你们嫁到咱们家这么些年,也算是尽心尽力。”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