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两个儿媳摆着手不敢接过去,推拒着,“咱们一家人哪里就需要分你我,家里的钱财还得您来掌眼。”
另一个也跟着拒绝。谁家年轻媳妇敢从婆婆手里拿钱,这年头未分家就没私房钱,都是放在户主手里头捏着的。
李婶子摆摆手:“行了行了,给你们的就是你们的,等……算了,等咱闺女回来再说。这银子就是给你们自个儿的,想买什么买什么,我和老头子都不过问。”
说到这里,她脸色一厉:“不过我丑话先说前头,咱们家能有今天,全仰赖双双得仙人恩德,你们可别起不该有的念头!”
两个媳妇急忙否认。
“那就好,你们也别说我老婆子偏心,我也是为你们男人儿女着想,都是一家子,双双她两个哥哥向来待她好,她又念旧情,你们把这关系维护好,以后她手指缝漏点下来,都够一家子改头换面的了。”
登仙人门庭,福泽家眷,这便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呐。
第142章
一艘接近两层楼高的帆船在空中徐徐划过,在地面投下大片的阴影,田地间忙碌的农人们连抬头的好奇心都没有,只有年纪小的孩童偶尔会为此惊呼。
飞舟罢了,每日都能看见,再多的新奇也消耗殆尽了。
哄孩子的大人也会多看两眼,“如果你这次年末测试能超过隔壁的虎子,娘就带你去看一次飞舟。”
这对于从来没出过远门的孩子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诱惑。
孩子在欢呼声中奔向朋友,一连串炫耀的话脱口而出,引来一阵阵羡慕之声。刚哄完孩子的大人默默在心里盘算着时间和盘缠,只是去看看,那价格也能承受。
于是转头继续刚才的话题,
“咱们村今年可得早点下手,县里也就五台割麦仙器,万一晚了,又得自己下地割,我这腰哦,疼得晚上都睡不好。”
路过的老人敲了敲拐杖,痛心疾首道:“祖祖辈辈都这么过来的,前些年你一天就能收一亩多,这才过了几年好日子,这点苦都受不住了。你们这些年轻人啊……”
几人对视一眼,撇撇嘴没反驳。
——能舒舒服服的,谁喜欢受累。
大爷,时代变了。
上了年纪的老人在村中乡里都格外有名望,没人会为了这点小事得罪他们,两个年轻人含含糊糊地把话题带过去,等走远了又继续刚才的话题。
“我家的麦子再过三五日就能收了,我昨日进城看了天气公告,接下去十来天都是好天气,咱们跟村里人都凑一凑,赶一块收麦子,租金少不了,但割麦仙车的路费能省些。”
另一人点头,“成。我去东边,我去西边,咱们在这里会合,满五百亩就能租,得凑十几户呢,要是咱们村不够,还得去隔壁村问问。”
“也不用担心,这两年大家日子都宽裕了,也愿意拿出些钱省力,咱们村加隔壁村,怎么也能凑够量。”说完拍拍他的肩膀就走进了门。
他张口就招呼:“二婶子,二叔在不在?”
……
暮色笼罩下的咸阳城如一只匍匐的巨兽,依旧是这个时代独有的粗犷豪迈,却比之前庞大了许多。
但与之前差别最大的,还是在黑夜中闪闪发光的灯笼,如天上的银河落入人间,连绵出成片的光带,照亮每一条大街小巷。
若是仔细凑近了看,就能发现,那些哪里是什么灯笼,明明是一朵朵发光的灯笼花,在门前、在路边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