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91(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荀爽只覺脖颈一凉,话被前后堵死,竟是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廊门外,少年缓缓走近,一身素净长衫,身姿挺拔如松。

即便是面对着名满天下的大儒荀爽,他神色也平静得像一池深水,波澜不起。没有半分初见名宿的惶恐局促,只微微躬身,目光平和地迎上那道审视的视线。

荀爽目光落在谢均身上,细细打量。他盯着这张过于年轻的面孔,这份从容不迫的气度固然难得,却也讓他心底浮起一丝疑虑。

七日,只七日,要将眼前这个瞧着还有些青涩的年轻人,点拨到能与经学界积威深重、学问如海的郑玄,在万众瞩目下公开辩论经义?

饶是他方才对谢乔许下了十成把握,此刻亲眼见到谢均本人,仍覺此事虚无缥缈,近乎荒唐。其中的艰难,无异于讓稚童登泰岳。

荀爽的目光在谢均眉宇间停了片刻,幽深难明。

他并未多问什么,只随意从案前取出一卷《尚书》,拈出几处含义艰涩的字句来考校。

“《皋陶谟》有云:‘惟天聪明,惟圣时宪,惟臣钦若,惟民从乂。’此句何解?‘乂’字作何讲?”荀爽的声音平缓,却带着考究的意味。

谢均微微颔首,应答之声清晰沉稳:“回先生,此句意指上天明察万物,圣人则效法上天,臣子恭敬顺从,百姓则能得到治理、安于秩序。‘乂’者,治也,安定也。言百姓在上明君良臣之治理下,各安其分,天下太平。”

荀爽不动声色,又问:“《大禹谟》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此又何解?”

w?a?n?g?址?发?布?Y?e?í???ü???ε?n????????????.??????

谢均依旧从容:“回先生,人心易为私欲所摇动故曰危,道心难明难察故曰微。此言治国修身,当戒慎恐惧,惟有精诚专一,不偏不倚,方能诚实地把握中正之道,使邦国安宁。”

他的回答流畅得没有一丝磕绊迟疑。

不止如此,他甚至能在答完之后,自然而然地引申开去。将不同经注大家对同一字句的细微解读差异,都信手拈来,条理分明地娓娓道出。

这份过目不忘、聞一知十,且已然融会贯通的本事,讓荀爽着实吃了一惊。

面对荀爽眸中的惊异,谢均神色坦然依旧:“均幼时记性便稍好一些,不敢称过人。”

“当年有幸在郑夫子门下充作一名洒扫童子,虽未得正式拜师,聆听系统传授。但夫子日常讲经论学,均常在一旁侍奉茶水,得以旁听。”

“耳濡目染之下,私下里也自行寻书苦读,不敢懈怠。是以,夫子常常讲解的那些核心经义,均已大致默记在心了。”

荀爽捋着颌下花白的胡須,动作微頓。

他重新打量着眼前这个年轻人。

原来如此。

此子,并非一张需从头细描的白绢。

在郑玄身侧充当童子的经历,看似卑微,却成了最意想不到的铺垫。加之这份天赋与勤勉。

七日……或许,当真能成?

谢乔目光落在荀爽身上,“慈明先生,此子,资质如何?”

荀爽捻着胡須,略作沉吟,给出了一个极其中肯,也极其符合他身份的评价。

“勉強堪用。”

谢乔心下了然。

能得这位大儒一句“勉強堪用”,已然是极高的赞誉。

寻常人,怕是连“不堪”二字都得不到。

她微微颔首:“那便有劳慈明先生,七日之内。”

荀爽点了点头,算是应下。

随即,他话锋一转,眼中带着几分探究:“老朽倒是好奇,府君所言辩经,具体要怎么个辩法?”

这话,算是问到了关键之处。

辩经辩经,自然包括“辩”和“经”两大部分。

圣贤之典籍浩如烟海,称之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