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银凤:“一些干货,还有两盒茶。”
她寻思儿子确实给人家帮不少忙,没怎么客气就收下,等人走打开一看发现不老少,现在倒不好再退回去。
一说茶,罗新民来了兴趣,放下筷子:“我泡一个试试。”
他从柜子里拿出茶叶,拆开之后说:“还是红茶。”
刘银凤好奇,问:“哪不一样?更好喝吗?”
罗新民:“我也是第一次喝红茶。”
茶叶是出口赚外汇的大头,作为供给的部分实在不多,他也没喝过太多像样的,平常基本用的都是高沫。
罗雁一听,举着自己的搪瓷杯靠近:“爸,我也要一点。”
这么一说,刘银凤跟风:“我也尝尝。”
一家三口大早上的用茶水干杯,搞得刚起床的罗鸿不明所以道:“这是干嘛?”
罗雁解释一句,咕咚咕咚把剩下的喝了,抿抿嘴:“还有点甜呢。”
罗鸿路过妹妹的时候阴阳怪气:“茶甜还是心里甜?”
罗雁给他一拳,回过头看父母都盯着自己瞧,眨眨无辜的大眼睛。
不说就不说吧,总归是儿女大了不由人,夫妻俩只是很默契地放下杯子,寻思这茶喝着也一般嘛。
-
作者有话说:嘿嘿,我今天肯定能更1w+
周末快乐!
第121章
女儿的追求者犹如过江之鲫, 父母向来知道。
只是他们一般不太干涉儿女的选择和想法,除非是什么违法乱纪的事情,因此仿佛看出一点苗头也不说, 倒是掉转枪头朝儿子,说:“你徐阿姨要给你介绍对象,去不去?”
罗鸿坐下来吃早饭, 漫不经心道:“不去。”
刘银凤不走这个过场不死心,走了更是心死,嘀咕道:“从小也没见你跟哪个女孩走得近, 我这生的是儿子吧。”
还跟女孩走得近?托妹妹这个爱哭鬼的福,罗鸿一直觉得小姑娘是世界上最难缠的生物, 自己一母同胞的撂不开手没办法, 怎么可能还上赶着找麻烦。
等他该到情窦初开的年纪,就坐上火车去陕北。
插队那些年, 父母在信中屡屡反复叮嘱他千万不要在当地找对象, 说将来时机合适总会把他弄回家的。
有这种大前提在,罗鸿哪敢对谁动心示好,毕竟他连自己的未来都暂时无法确定地掌握在手上。
回城之后,罗鸿在自行车厂上班,虽然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但自觉还不到能撑起一个家的程度,对相亲这件事一直兴致不高, 说:“妈,其实这个吧得怨您跟我爸。”
这叫什么话,刘银凤:“你结婚我们可是要出钱出力的。”
连罗新民也看儿子,心想我倒要看看你能编出点什么。
罗鸿:“您看咱们一家四口是不是特别的和和美美。我总结出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您跟我爸感情太好, 从来不吵架。可我现在店里这么忙,有时间就愿意出去玩歇一歇,结婚我肯定得在家陪老婆孩子,但那样我不乐意,我不陪,老婆就有意见,您说是不是得吵。那夫妻吵架,孩子能健康快乐长大吗?”
他一串话说完不给父母接茬的气口,继续说:“您跟我爸这榜样立得太好了,我要不是咱老罗家的种,跟别的男人似的下班就去喝酒打牌,在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孩子丢给媳妇老娘,这婚也挺好结的。但我做不到,所以是不是怨你们?”
叫儿子这么一说,刘银凤居然觉得有道理,她几度欲言又止,愣是没有想到反驳的角度,更别提罗新民了。
夫妻俩相视而笑,无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