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玟县是黛黎行水路后,抵达的第三个小县。
在第一个小县、也就是再次分兵之地,黛黎招到了七个镖师;第二个小县倒是有镖局,只是不巧他们正在做旁的任务,镖局中无人可用。
继续往东行过一段,来到乌玟县后黛黎再寻镖局。
不久前,他们招到了人。
招了八个武师,加上先前的七个,合计十五人,正是最初计划的人数。
秦宴州走到黛黎身旁,低声道:“妈妈,新招的那八个镖师中,那个嘴角长黑毛的不太老实,我好像从他身上嗅到了些熟悉的气息,此人可能是信徒。”
黛黎:“那就是鱼儿上钩了。”
第173章 贼船之上
乌玟县, 县中小院内。
“先生,我让他们确认了三回,很肯定黛女在天池小县分兵后, 跟在她身侧的除了与她同行水路的,唯有行陆路的一批玄骁骑。两队人马合计依旧是两百人, 并无新增。”
“且无论在最初的天池,还是上个津口的白明,亦是如今的乌玟,黛女停留的时间都不算短。每回新至城镇, 她在食肆和杂货铺等多有停留, 极少空手而归。”
简陋的院中,谛听站在一棵桂花树下, 手里拿着一簇灿烂如烟火的金桂。
听信徒汇报时,男人白皙修长的手指拂过金桂丛, 随意摘出其中一朵,却不是拿着细细观赏或闻嗅, 他只淡淡地瞧了眼, 就毫不怜惜地丢在地上,“她新至城镇后,是否有和先前分开队伍汇合?”
“有的。”信徒回答,“水路行得快些, 黛女先一步抵达城镇后, 必定与大部队碰头后再重新启程。”
谛听突然问:“她中途应该换过船吧。”
信徒脱口而出,“您如何知晓?”
谛听只是轻笑了声。
因为载货而行,船主不可能不在乎时间。她如此悠哉,就算许以银钱,也不见得所有船主都能接受。
不过这些他懒得和旁人解释。
“她能换船就好。机会只在江河上, 你让人安排小舟。”谛听再次摘下一朵桂花,只是这次他没往地上扔,而是在手中以指腹碾出花汁,“此事需抓紧,务必在可能出现的援兵赶到前办妥。”
黛黎在乌玟县的传舍落脚,相当悠闲地歇过两日后,终于等来了风尘仆仆的陆行部队。
和上回一样,两方人马汇合后,该交接的交接,该汇报的汇报,一切按部就班。
白剑屏从外面回来,“主母,我去津口问过,有两艘楼船都表示可以载我们一程。其中一艘空间大些,但比较旧;另一艘要小一些,不过胜在新。您看您意属哪一艘,还是说干脆两艘都要了,到时把三小队中的两支合并成一队。”
他们水上的人马分了三队。而从天池来乌玟的这一路,因着船家赶时间的缘故,一共换过两次船。
换句话说,如今只有一艘楼船和其上人员是原封不动的随他们从最初行到如今。
黛黎的指尖迅速在案上轻点了几下,“要大船,小的就不用了。到时你让宋阿三他们那一队过来和我们一同乘大船,至于张丹臣他们,则继续乘最初的船,不必换了。”
她口中的“宋阿三”、“张丹臣”,都是白剑屏麾下的副官。
白剑屏颔首,“两队并作一队,您身旁的人多些,这样也好。”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