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0(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华夏面对外敌入侵的越发孱弱。

因为外敌在求变, 在革新。

唯独华夏在儒家治世下以古为尊。

现代人都知道“创新”意味着先进生产力。

在儒家治世下, 却因崇古而推崇“创新”的反义词“守旧”。

秦念不赞同“儒家本意是好的, 只是被皇帝们异化成了统治工具”的说法。

从孔子以“春秋笔法”修史并推崇上古圣王开始,儒家就已经走错了路。

【刘彻:儒家经典皆以过往为盛,往后为礼崩乐坏。】

其实根据之前的讨论,刘彻已经猜出儒家的问题出在哪里。

他只是需要后世秦皇给出确定的答复。

刘彻也很疑惑:

秦念是如何得知上古时期的史实?

难道是秦念身为秦皇后人,秦国的史书记载了真实的历史,避开秦末之乱藏于后世,为其所知?

这或许就是秦国历代君王均崇法的原因。

刘彻只能如此猜想。

………

新生的朝代也都比过往的朝代更加强盛?

李世民沉思。

秦念所说的过往,显然是指儒家治世之前的夏商周秦汉。

商强于夏?周强于商?秦强于周?汉强于秦?

前两者已不可知,上古圣王的禅让被秦念认定为伪造,夏商周的相关史书显然不可信。

而后两者——

不难得出答案。

哪怕只是看疆域,也应知汉强于秦、秦强于周。

………

刘邦大喜过望。

他历经始皇帝吞并六国的时代,清楚强秦铁骑之可怖。

始皇帝的后人却亲口承认,代秦之汉强于秦!

………

嬴政冷冷扫了一遍大秦诸位公子。

先前“官商勾结,当如何改之”的问题,他的这些子嗣都没有给出让他满意的答复。

【秦念:根据伪造的历史得出荒谬的理论,以荒谬的理论带着华夏走向错误的道路,这就是儒家治世致使华夏衰落的原因。】

董仲舒只能苦笑。

他答陛下第三问时,其实就已经发现谬误之处。

圣王之治若是完美无缺,又怎会逐渐缺失?

他无法解释这种变化,只能强行得出汉应以忠为教化的结论,用以迎合陛下的喜好。

原来答案竟是如此简单——

伪造的历史。

根据就错了,又怎么得出正确的解答?

如董仲舒这般大悲的儒生很多,越是熟读经典的大儒就越是悲痛。

【刘彻:儒家全然不可取?】

十二朝儒生皆觉冰寒彻骨。

千古一帝、声誉榜第二、兴儒之始的汉武帝,在询问后世秦皇儒家是否全然不可取。

但此刻所有人都明白为什么。

儒家崇古,所崇之古却是天意认定的伪造。

这是从根源开始的谬误。

秦皇崇法,他会如何看待儒家?

【秦念:剔除崇古带来的诸多糟粕后,可取。】

董仲舒怔愣。

【刘彻:朕以为你极恶儒家。】

【秦念:极恶,但不欲其死。】

董仲舒喜极而泣。

子曰: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后世秦皇不惑!

天人感应是错,但荀子有云: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儒家之谬在于崇古。

但儒家不是只有崇古!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