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2(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故而假意“厌政”。

谁也无法确定。

【秦念:吕雉提拔的外戚和武曌的外戚差不多,只能用于稳固政权,对治政不仅毫无正面效果,武曌的外戚甚至还成了她治政上的污点。】

【武曌:朕已将武氏族人尽皆废为庶人,雉奴时期的朕亦应不会再重用这些无用的外戚。】

这句话说出来以后,武曌就已经知道秦念想说什么。

【秦念:刘邦将朝政托付给吕雉之后,吕雉也没必要再提拔这些无用的外戚。阻止太后分封外戚的办法很简单——以律法确定太后干政的权利,并规定外戚无功不得受赏,否则皇帝亲政后必定清算。】

【刘秀:王莽是给自己伪造功绩,从而不断获得封赏。】

【秦念:权倾朝野的人才能肆无忌惮地伪造功绩,那么问题来了,王莽是刚入仕就成为权臣吗?】

【刘秀:……】

不是。

王莽刚入仕时就任黄门郎,这只是皇帝近侍,远没有到可以给自己伪造功绩的地步。

刘秀再看一遍秦念所言。

“规定外戚无功不得受赏”。

【秦念:你汉朝喜欢给无功的外戚恩泽封侯,王莽篡位的起步,就是汉成帝刘骜为母族外戚无功封侯。说白了,你朝被王莽篡位并不全是王政君的责任,你朝的制度就有问题。】

【刘邦:此后汉室不得再有恩泽封侯,非宗室无功不得受封。无功受封者视同叛逆,任何人杀之无罪。】

第146章

刘邦是个狠人。

秦念给这位同事的扮演还原度点赞。

当初刘邦察觉到异姓王的隐患, 于是就有了著名的“非刘氏不王”。

如今他得知外戚无功受封的隐患,声明“非宗室不得无功受封”符合人设。

“无功受封者视同叛逆,任何人杀之无罪”更是绝杀。

就算以后的汉帝非要给非宗室封侯, 那受封者就会被视同叛逆,任何人将其诛杀都算无罪——

这谁还敢无功受封?

哪怕是伪造功绩从而受封,那也得面临下一任帝王的清算。

【刘彻:唯!】

不再恩泽封侯而已,于皇权有利无害。

刘彻也干过给人无功封侯的事——比如卫青的三子,主要是为了体现自己对卫青的恩宠。

结果以后还得找理由削夺爵位。

【刘秀:唯!】

【刘庄:唯!】

【刘炟:唯!】

刘炟现在还有点摸不清状况,也不清楚为何高祖皇帝和大父对屡屡口出狂言的秦念如此信任。

但他清楚非宗室无功不得封侯,于社稷有利。

那就先随大父阿父应下此言。

【刘彻:假如皇帝亲政,太后却不肯交权,又当如何?】

刘彻此言, 是基于即位时被窦太后压制。

新政被窦太后阻拦, 他提拔的官员或被罢黜或被诛杀。

直至窦太后离世, 刘彻才得以掌权。

【秦念:你被能力弱于你的窦太后所压制,其缘由在于她掌权时间更长,且你朝以孝治天下。朕早就说过,可孝不可顺, 皇帝到了亲政的年龄就可以着手夺权, 成功了就让太后退休养老, 失败了就再接再厉或者熬到太后离世。】

【刘彻:……】

刘彻怀疑秦念在内涵他。

他就是夺权失败,之后熬到窦太后离世。

但秦念之言并非没有可取之处——

如果外戚无功不得受封,太后的权力必然受到限制。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