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3(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木兰看向霸陵尉,却不想这县尉忽然昂起头来,咬牙道:“我与李广有过节,因此辱他,我不争辩!他带人全军覆没,我阿弟一家父子同死!他免为庶人,还要从我面前过,我不辱他,心头不快!”

李广愣住了。

县尉一介小人,他视其为一场落魄时的羞辱,从未想过此人也许与他有仇,是在报复他。

手中的剑斩不下去了,李广把剑扔在地上,大步出了营帐,木兰不知内情,询问在一旁的李敢,李敢面色复杂,简单解释了几句,于是上前松绑,把人放走了。

木兰总结了一下,自己这一次带兵,有个脾气很大的老爷子做副将,有个和老父一条心的少将军,两人合伙背着她就敢在军中杀人,还有个天子安插来的近人等功劳,她手底下能用的人就一个赵破奴。

隔壁卫将军身边,校尉一水都是他自己带出来的亲兵,没有副将,唯一要操点心的就是带了个没打过仗的霍去病,可霍去病也不过占了八百骑兵而已。

坏了,她脑壳开始疼起来了。

可惜不管木兰脑壳疼不疼,次日也要分兵离开朔方郡了,霍去病送了一只蹴鞠球给她,可木兰哪里又有时间玩呢。

分兵上路,木兰把李广和李敢都安排在前面带路,但她不是稳坐中军帐,而是就在李广父子后面没多远跟着,自她向后带领一些千夫长行军,是由她把控行军速度的。

李广很不习惯这种紧密的队列,他以前带兵都很随缘的,常常早上跟随他的是一批人,晚上已经换了几轮面孔。

可行军走起来,却有一种奇怪的节奏,不论是走在前面的李广前锋营,还是后头跟随的骑兵大军,走起来速度有张有弛,因为队列整齐,没有一个人掉队,偌大的两万人骑兵队伍,就像主将伸出去的手臂一样灵活听用。

李广走快了木兰不跟,李广走慢了木兰催促,由此把控了速度节奏,这一路军队别的不说,行军速度是要比卫青那边快不少的。

入夜,李广闷闷不乐地躺在营帐里,他总想挑一挑那生嫩小子的毛病,可走了这一日下来,他忽然有了一个可怕的自我怀疑。

莫非,我李广真的没有名将之才吗?

第35章

之后的几日, 李广一直不动声色地观察木兰,看她和将士同饮同食,看她御下和气真诚, 一支陌生的两万大军组合起来才多久?军中上下却一片安定。

他越观察, 越感觉不是滋味。

这小子真不是哪家将门子弟,自小学的军中经验?怎么他会的,这小子全都会啊!

行军第八日, 李广在前头骑得快了一些, 他派遣出去的斥候忽然来报,前方有大军的马蹄声, 李广当机立断停下,亲自折返回去告知木兰, 让她做好战事准备。

李广对战事的经验是很足的,斥候往往会领先大军一段路程,得到斥候报信, 他第一时间停止行军,是防止敌人通过马蹄声同样发觉到自己这方,两军遭遇,往往输的都是准备不足的一方。

木兰十分信任李广的判断,而且匈奴大军又不是死人领的军队, 汉军想要包抄他们, 难道匈奴人就不会试图跳出包围圈吗?包抄只是基础的战事目标,具体遇到的战局, 还是要靠将军来带, 这也就是将在外, 君令有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