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8(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黄时雨明白自己与她们不一样。

她们清白,单纯,高贵,而她撒谎成性,还不干不净。

第49章 欺负

为了陪伴梅娘,简珣的学业由泽禾鹿锦书院暂时移入京师国子监四门学,这在大康称为游学。

游学顾名思义,在外地游历的同时进行学业研习,其中游历为手段,研习才是最终目的。

这种新颖的求学方式仅在朝廷的重点书院之间流行,故而也就不是谁想游就能游的。

游学首要条件各门功课皆为优等甲等,功课达到资格即可请示山长,由山长评估一番,认为学子没问题再进行下一步,写举荐信,总之,每一步皆需要请示评估,最后还需专人核实。

因而拿到正规书院山长举荐信的学子,绝对是书院中流砥柱的人物,不可小觑。

初八那日,简珣便是持华山长的举荐信获得了国子监四门学资格。

四门学鱼龙混杂,这里的混杂指的是社会阶层,而不是品行。

毕竟是天子学府,进学前哪一个不经历严格的背景调查,上下三代绝对清清白白。

此间不仅有京官子弟、外官子弟、乡绅富户更有豪商巨贾,亦不乏平民小户。

因为级别高的官宦子弟皆集中在国子学,略低些的也往太学跑,导致留在四门学的门第往往极低。

倒也有几个御史家的,偏不去太学,就爱在四门学结识五湖四海不同性格的同砚。

众人对此见怪不怪。

御史能有几个正常的,正常的御史必定不正常。

这玩意上骂皇室宗亲,下斗贩夫走卒,人憎鬼厌,却又是朝堂不可或缺的组成,官不大分量高。

所以御史家的孩子在四门学走到哪儿都是风云人物。

如今又来了一位更大的人物——简允璋。

简允璋就读之前,耳报神同砚已将他打探清楚:安国公的亲侄孙,宣道坊简府的主人,已故三甲探花简慎远的嫡长子。

十五岁就拥有一整座府邸,荣华富贵的背后细思极恐。

世间至奢至孤,无外乎如是。

时也命也,众人唏嘘不已。

虽说是游学,但既然来念书那就是同砚。

琅琊简氏,京师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民间甚至有句俚语——简氏看门的狗也能得道。

学子们做梦也没想到自己有生之年能与真正的百年世家子弟坐在一起念书。

如今的简氏家主安国公,年轻时攘外安内,中年辅政鞠躬尽瘁,老年门生故旧遍布朝野,当今皇帝都是他手把手教大的。

据说私下会面,皇帝常常步迎赐座。

自从安国公上了年纪,每逢朝会,皇帝就会命左右以肩舆抬他上殿,偏安国公比耕牛还犟,愣是靠自己双腿面圣,身后跟着一串抬肩舆的小内侍,累得呼哧呼哧。

眼看老师风雨无阻,几十年如一日上朝,皇帝的心也是肉长的,立刻特批安国公例同武官,每五日觐见一次即可。

这份特立独行的恩宠,在京师不是什么秘密。

学子们表面不动声色,暗地里拿眼偷偷觑简允璋,这小子真他娘的俊。

然而世家门阀的子弟看起来跟大家并无分别,都是两只眼睛一张嘴,却又好像很不同,站在人群中的简允璋儒雅持重,宛如书卷所言的“如圭如璋,令闻令望”。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