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现在他真正了那句“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的含义。

那些黔首,不是他实现自己雄心壮志的工具,他们都是活生生的人,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想法和愿望,想过更好的日子。

而不是在使用了“贫民、愚民、弱民”等政策后,挣扎在温饱线上,继续给他的大秦帝国搬砖。

所以统一天下后,他该使用一些更柔和的手段,让老秦民过得更好,让六国遗民融入大秦,让有不臣之心的六国贵族为他所用,没有谋逆的根基。

这,才是他新一轮名垂千古的目标!

他站起身来,恭恭敬敬的向天幕深深作揖。

“政,谢天幕指点迷津!”

【作者有话说】

因为我也是第一次写这种类型的文,所以写的时候经常一会儿一个想法,导致主线可能有些凌乱,所以一会儿先把第二章 重新修一下。

然后我申请了这周的榜单,所以周四前会更够3万字,晚点应该会二更

第6章 唐末农民起义2

◎朕要改革科举,谁赞成,谁反对?◎

[王仙芝起义后没几个月,转年初,黄巢就在自己的家乡曹州冤句起兵响应。

曹州,就是现在的山东菏泽曹县。

看出来黄巢有多牛逼了吧?]

李世民努力平复心情,问:“各位爱卿,这冤句可有何特殊之处?”

“额……”他们也没听说过啊,“可能,山清水秀,人才辈出吧。”

[黄巢家也是以贩卖私盐为业,而且是祖辈相传,兢兢业业,到了黄巢这一代,他家攒够了钱,就想洗脚上岸,成为体面人。正好小黄巢从小就展露出了过人的文学天赋,五岁就能和祖父对诗,让我们来看看他的大作。

《提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看看人家,才五岁,就有志向想成为掌管百花的青帝了。]

画面中一处开满菊花的庭院,坐在躺椅上的慈祥老者笑着看站在面前的孙儿。而虎头虎脑的小孙子则用稚嫩而清脆的嗓子慢慢念出自己想出来的诗句。

w?a?n?g?阯?F?a?B?u?页?ⅰ????μ?????n??????Ⅱ??????????M

一脸的神气。

“好诗!”李世民赞了一声。

此等人不能为朝廷所用,实在可惜。

另一时空的秦始皇虽没有见过这种的格律诗,但不妨碍他能欣赏到唐诗之美,他不住点头:“这诗气势恢宏,小小年纪便有这等抱负,难怪会成为一个枭雄。”

[当然啦,五岁对诗这件轶事是宋朝张端义记载的,是不是真的五岁所作我表示存疑。但不论如何,肯定是他写的。且观此诗不留于粗豪,不失含蕴,霸气侧漏,可见他的心志。

长大后的黄巢跟万千学子一样,去长安参加科举,想搏一个功名,也是完成家族给他的使命。

但各位,我必须说明一点。我们今天所熟知的那一套科举流程是从宋而始,到明代形成定制的。唐朝的科举,跟这不太不一样。唐朝的进士科,以诗、赋为主。而且最重要的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