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3(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颍川,士族盘踞之地,人言如同,如同龙潭虎穴,此行必然凶险。

但谢乔知道,她避无可避。

想要彻底扭转风评,掌控舆论,就必须直面风暴的中心。

“控评”,这一现代网络用语,此刻却无比精准地概括了谢乔的目的。

她要去颍川控评,为自己正名,为梁国未来的发展扫清障碍。

这盆脏水,必须想办法挡回去,甚至泼回去!

决心已下,谢乔开始考虑隨行人员。

硬碰硬肯定不行,得有策略。她思忖片刻,点了一个名字:“传令,召毛玠前来。”

毛玠,字孝先,陈留平丘人,虽非颍川核心士族,但也尝游学颍川。其人处事稳重,熟悉经义,在之前的实习中表现突出,已被任命为县丞,能力卓越。带上他,既能作为熟悉当地情况和经学辩论的助手,也向外界展示梁国唯才是举并非虚言。

对外,就宣称是前往颍川考察风土人情,学习先进经验。

另外,从西凉铁骑中挑选一百精锐,秘密隨行,在外围接應,以應对最坏情况的发生。

前往颍川途中,谢乔还特意绕道颖水,去看了看端口附近的情况。

端口处依旧隐秘,有专人看守引渡。

源源不断的颖水流经此处,骤然消失的一部分河水通过空间隧洞,源源不断地注入长城外的大渠,以补充西凉的水源。

十日后,一支并不张扬的车队在颍川郡內弯弯绕绕地游荡,终于抵达了郡治——阳翟。

谢乔刻意保持低调,车马从简,隨从不多。

然而,谢乔似乎低估了自己在颍川的知名度。

入城不久,她就敏锐地察觉到,路边行人、茶馆闲坐的士子,投来的目光中充满了探究、审视,甚至毫不掩饰的不屑与敌意。

仿佛她的到来,本身就是一件值得被议论和警惕的事情。

“谢府君大名,似已传遍阳翟大街小巷。”车厢內,毛玠苦笑着对谢乔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

谢乔掀开车帘一角,看着外面繁华却暗藏汹涌的街道,嘴角微扬:“意料之中。若是悄无声息,反倒不正常了。”

接下来的几天,谢乔尝试以官方身份拜访当地几位德高望重的名士,结果无一例外地都吃了闭门羹。

要么是管家出来,以主人偶感风寒、闭门谢客等理由婉拒。

要么干脆就是家中子侄辈出面,敷衍几句,言语间透着一股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淡。

一层无形的壁垒,清晰地横亘在她与颍川士林之间。

毛玠打听到城东有一处颇有名气的学馆,馆主是小有名气的儒者。

谢乔便想着去碰碰运气,至少能感受一下当地的学术氛围。

谁知,在学馆门口,竟意外撞见了几张熟面孔。

那几位年轻士子,正是当初在梁国参与实习,但因为表现平平,最终未能获得正式官职的颍川籍学子。

大概是庶出子弟,因为嫡出自然有更好的门路。

此刻,他们正与几位同伴站在学馆外的树荫下高谈阔论,声音不大,但足够让经过的谢乔听清楚。

“我观谢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