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雁坐直坐正,笔哗啦啦地动着,一边说:“等厂报刊了,您得带一份给我看。”
罗新民:“我就是凑数的,不过我们厂有几位小年轻文采可是一等一。”
罗雁:“那也是我爸写得最好。”
嘴还挺甜,刘银凤揶揄:“再夸两句,你爸那得私房钱全归你了。”
还有这种好事,罗雁巧舌如簧,从她爸手里拿到两块钱。
罗新民顺便关心一句:“平常钱够花吗?”
罗家当然称不上大富大贵,但这些年罗雁还真是衣食无忧。
她道:“我还能少钱花吗?”
罗新民当然知道,只不过为引出后面一句:“不够跟妈妈说,跟同学出门该花花。”
罗雁听出他的意思:“我们中午吃的面条,分开买的。”
都是学生,合该这样,再说,花了人家的钱以后哪还掰扯得清楚,两个孩子又不是说准了将来一定要结婚的关系。罗新民知道女儿心里有数,不再多说这件事,只道:“行,睡觉去吧。”
罗雁洗漱后回房间,窝在被子里又看一会书,听到哥哥回家的动静才意识到已经很晚,拉上灯躺下睡觉。
-
作者有话说:酝酿一些修罗场(bu shi)
第63章
隔天是周一, 罗雁早上九点才有课。
她难得睡了个短短的回笼觉,在爸爸和哥哥要出门上班的时候才起床。
女儿的课表也贴了一份在日历旁边,刘银凤没有扰她清梦, 看人出来说:“早饭在桌上,妈妈出门一趟,碗不用收, 放着我洗。”
罗雁人一歪,靠着房间的门框应声,其实也没怎么听清她妈说的是什么, 醒醒神后才意识到大家都出门了。
她打个哈欠喃喃:“居然只剩我。”
这句话没人能听见,只剩下淡淡的回声。罗雁抱着脸盆去洗漱, 跟洗衣服的李婶打招呼, 腾出手跟小狗闹着玩,一边说:“红玉去上学, 你俩是不是寂寞了?”
小狗哪里会讲话, 倒是李婶说:“别说它们,我都觉得安静。”
孙女去年是她带的,进进出出都跟着,现在乍然闲下来,心里也空落落。
罗雁顺势问:“红玉上学还适应吗?”
李婶:“高兴坏了, 到育红班门口自己跑进来的,还说‘终于可以跟大家一起上学’。”
这一条胡同里住的基本都是国棉八厂的职工, 同龄的孩子们理所当然都在同一个育红班上学,孙女只有在放学的时间才能跟大家一起玩,一直都盼着也能去学校。
得亏是去上学了,不然这话叫人听着心里都发酸。
罗雁笑:“那比我有出息,我头天上学是哭着进去哭着回来的。”
这话说得太讨人喜欢, 毕竟方圆三里地谁不想要她这样的姑娘。
李婶夸张道:“以后能有你一半,老李家祖坟都冒青烟了。”
罗雁:“肯定行,红玉一看就机灵。”
李婶拧着衣服:“不是我自夸,她现在都能数到一百了……”
她说着孙女的好,罗雁附和几句,擦把脸进屋吃早饭,顺便把收音机打开听新闻。
“今天下午,为纪念国际劳动妇女节的70周年,首都体育馆将举行军民联欢大会,届时,总书记胡……”
妇女节居然有70周年了,罗雁以前还以为是建国后才有的节日,她往回数,自言自语道:“那就是1910年的事。”
她算出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